从《西游记》看好人为什么会生病
2018年5月9日
最近看到一种说法,说《西游记》的价值被严重低估,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取经的故事,还有诸多内涵balabalabala……它正经应该被列为四大名著之首。这个佐证的过程版本太多,不去理会,不过这个结论小编严重同意。因为《西游记》里面隐藏着“好人也会生病”这个宇宙级难题的答案。先来认识一下《西游记》里的几个主要人物。
要给孙悟空贴标签,那贴得可多了:“降妖除魔”、“见义勇为”、“正义感爆棚”、“有本事”、“好斗”、“爱运动”、“看谁都是妖精”(谁在他眼里都不好,典型的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)……可是他真的独立解决过实质性问题吗?木有,帮他出手降妖除魔的往往是幕后的大BOSS——观世音菩萨和各路佛菩萨。
古代禅师经常会问:你里面的那个猴子,你降伏了吗?说的就是活泼好动、本领强大却“看谁都是妖精”的孙悟空。他代表着我们内心的“嗔”,以及傲慢。这两样不除,烦恼难以解脱。
若要除“嗔”心,就需要更强力的工具。由观世音菩萨教授,唐僧操作的“紧箍咒”就是三学中的“定”,是用来对治“嗔”的。“定”才能生“慧”,孙悟空也是在“定”中悟到了“空性”,从而成佛的。
生活中像孙悟空这样的“好人”比比皆是,乔布斯就是典型代表。尽管他修“苹果禅”颇有心得,但是却无法化解内心对于“完美主义”的执着,以及“看谁都有问题”的孙悟空式的“嗔心”,所以难逃罹患癌症的结局。
《西游记》里最讨喜的角色,非猪八戒莫属。虽然他贪吃好色,但是形象憨态可掬,特别热心张罗事,取经小组彼此之间联络感情全靠他。他的缺点也很明显,遇事不能扛,第一个张罗分行李,总想急流勇退回高老庄。
猪八戒是典型的“贪”的代表:贪吃、贪睡、贪财、贪色……总之,属于“捡便宜没够,吃亏难受”的典型。
猪八戒的贪心,需要持“戒”才能收敛。“八戒”,其实就是居士们常持的“八关斋戒”,用一日一夜体验出家人的生活。持戒可以让大家清净无烦恼。猪八戒最终也因为持戒而成为净坛使者,有所成就。
猪八戒的热情,乐于助人,都是“好人”的标志,但是贪心不除,财色名食睡,无论贪哪样,都是生病的因。
03
《西游记》里最有“好人”气质的就是沙僧了,取经路上任劳任怨,牵马挑担,啥苦活累活都抢着干,对师父和两位师兄信任依赖备至。但他的问题也由此而来,太没有智慧,遇事就麻爪,除了呼救和应和两位师兄,不会干别的。
沙僧的“老好人”心态,遇事不表态,只能听别人指挥,是没有智慧的“愚痴”的表现。通常这种老好人就是“人善被人欺”的主角。更憋屈的是,“被人欺”还找不到问题的根源。
若想摆脱“愚痴”,就要精进修“慧”。只有拥有了般若智慧,才能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,自然也就懂得该如何处理问题。
像沙僧这样本本分分的老实人,日常生活中太多了,可是往往这样的人,总是遭遇各种不公平,总被欺负。然后憋一肚子委屈,无处化解,憋成了病。
唐僧虽然一直被诟病没本事,瞎慈悲。但是他有一样做得好:取经度众生的愿从未改变。愿力成就了一切。
小白龙以龙族王子之尊,化身白龙马。取经路上被人骑,驮行李,驮经文,从没有怨言。他是忍辱波罗蜜的代言人。践行佛法,要能屈能伸,忍辱负重,这是先决条件。
《西游记》就是活脱脱的佛法生活版本,将“好人也会生病”的原因,和“不生病的智慧”演给我们看。会学习,勤实践,才能最终从学佛中获益。最后,祝大家健康吉祥,诸事圆满,福慧双增,阿弥陀佛!